证实储量POD

证实储量POD

储量分为可信储量和证实储量

在石油、天然气和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领域,储量评估是至关重要的一环。其中,“可信储量”与“证实储量”是两个常被提及且意义不同的术语。以下是对这两个概念的详细解释及其区别:

一、定义及特点

证实储量(Proven Reserves)

定义:证实储量是指在现有技术和经济条件下,地质和工程数据充分可靠,可以从已知油气藏中商业性开采的储量。这些储量已经通过实际钻探或开发活动得到验证,具有较高的确定性。

特点:

数据可靠性高:基于实际的钻探和开发数据。

经济可行性:在当前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具有商业开采价值。

高确定性:储量规模和可采性已得到充分证明。

可信储量(Probable Reserves)

定义:可信储量是指那些根据地质、工程和经济数据评估,认为有较高可能性(通常大于50%)能从已知油气藏中商业性开采的储量。这些储量尚未通过实际钻探完全验证,但基于现有信息和专业判断,其存在性和可采性具有较高可信度。

特点:

较高可能性:虽然未经过实际钻探验证,但基于地质和工程数据的分析,认为有较大可能从油气藏中开采出来。

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:由于未经实际钻探,因此存在一定的地质和技术风险。

经济考虑:同样需要在当前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具有商业开采价值。

“实证储量 POD” 是矿产资源储量估算与分类体系中的核心概念,全称为 Probable Ore Reserves(概略矿产储量),是国际矿产资源报告标准(如 JORC Code、NI 43-101)中界定的 “储量” 类别之一,代表经技术经济可行性验证、具有较高开采可能性的矿产资源量,是矿山开发决策、项目融资和资源评估的关键依据。POD 属于 “储量(Reserves) ” 范畴。

证实储量则是经过详细的地质勘探和可行性研究后确定下来的储量,它是具备可靠性和经济可行性的矿产资源量。除了考虑技术可行性,还考虑了经济效益等因素

根据我国现行矿产资源管理规范,不同类型矿产的储量界定需参照对应的国家标准,具体分类如下: 1. 对于油气类矿产(涵盖石油、天然气、煤层气、页岩气),其储量参照国家标准《油气矿产资源储量分类》(GB/T 19492-2020)执行,定义为“剩余探明技术可采储量”; 2. 对于除油气外的其他固体矿产,其储量参照国家标准《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》(GB/T 17766-2020)执行,定义为“证实储量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