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井打铅印
修井打铅印
修井打铅印:井下状况的“诊断师”
一、什么是修井打铅印
修井打铅印是石油修井作业中的一项重要工艺。它主要是利用铅印这种特殊的工具,对井下套管的变形、破损、腐蚀情况以及井下工具的位置和状态进行检测。铅印由铅质材料制成,具有质地较软的特性,能够在一定压力下与井下物体接触并留下清晰的印痕。
(一)铅印工具结构
1.铅体:是铅印的核心部分,通常为圆柱形,其底部为平面或根据需要加工成特定形状。铅体的尺寸根据井下套管的规格来确定,一般直径略小于套管内径,以保证能够顺利下入井内。
2.连接部件:用于将铅印与钻具或油管连接,确保铅印在井下作业时的稳定性。常见的连接方式有螺纹连接,使铅印能够牢固地固定在管柱上,随着管柱的下放和上提进行操作。
二、修井打铅印的操作流程
(一)准备工作
1.工具准备: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铅印,根据套管尺寸和预计的井下状况挑选铅体直径和形状匹配的铅印。同时,准备好连接铅印的钻具或油管,检查连接螺纹是否完好,保证连接的牢固性。
准备好井口设备,如井口防喷器等,确保井口的安全控制装置能够正常工作,防止在作业过程中发生井喷等意外情况。
2.资料收集:收集该井的基础资料,包括套管的规格、下入深度、以往的修井记录等。这些资料对于分析铅印结果和判断井下状况至关重要。
(二)下铅印操作
将连接好铅印的管柱缓慢下入井内,在下放过程中要注意控制下放速度,一般速度要保持平稳,避免过快下放导致管柱碰撞套管或井下工具,造成井下事故。同时,通过指重表密切关注管柱的悬重变化,悬重的突然增加或减少都可能意味着井下存在异常情况,如遇阻或遇卡。在接近预计深度时,要更加小心地下放管柱,精确控制下放深度,确保铅印到达需要检测的位置。
(三)打印操作
当铅印到达预定位置后,通过上提和下放管柱,对铅印施加一定的压力,使铅印与井下物体紧密接触。这个压力要根据井下情况和铅印的规格来确定,一般需要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来判断。压力过小可能导致印痕不清晰,无法准确反映井下状况;压力过大则可能损坏铅印或使铅印变形过度,影响分析结果。在加压过程中,要保持管柱的垂直,以保证铅印与井下物体均匀接触,获得完整的印痕。
(四)起出铅印
打印完成后,缓慢上提管柱将铅印从井下取出。上提过程同样要注意速度平稳,防止铅印在井内碰撞或脱落。在铅印接近井口时,要做好井口的防护工作,确保铅印安全出井。
三、铅印印痕的分析与判断
(一)正常套管印痕
正常情况下,铅印在套管内壁上留下的印痕是均匀的圆形,其直径与套管内径基本相符,且印痕表面光滑,没有明显的凸起、凹陷或划痕。这表明套管没有变形、破损等问题,井下状况良好。
(二)套管变形印痕
如果套管发生变形,铅印印痕会呈现出非圆形的形状,可能是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。变形严重的地方,印痕会有明显的挤压痕迹,深度也会比其他部位深。通过对印痕形状和深度的分析,可以判断套管变形的位置、程度和方向。、
(三)套管破损印痕
当套管存在破损时,铅印印痕上会出现缺口、裂缝或孔洞的痕迹。这些痕迹的大小、形状和位置能够反映出套管破损的具体情况,如破损的长度、宽度和所在方位。
四)井下工具印痕
当铅印接触到井下工具时,会留下工具的形状特征。例如,如果井下有封隔器,铅印上可能会显示封隔器的胶筒形状、坐封位置等信息,帮助确定井下工具的状态和位置。
四、修井打铅印的意义
(一) 精准判断井下问题
通过铅印印痕能够准确地了解井下套管和工具的实际状况,为后续的修井方案制定提供最直接的依据,避免盲目修井带来的资源浪费和安全风险。
(二) 保障修井作业安全
提前知晓井下的变形、破损等情况,可以在修井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,防止在作业过程中发生井下事故,如管柱卡钻、套管破裂导致的井喷等,保障修井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设备安全。
(三) 优化修井成本
精确的井下状况分析有助于合理选择修井工具和工艺,避免不必要的工具投入和工序浪费,从而降低修井成本,提高修井作业的经济效益。